一、什么是食物传播的疾病?

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指所有与进食有关的疾病,这些疾病通常由沙门氏菌等细菌性致病原引起,但也有一些经食物传播的致病原,是透过处理或烹调食物时,经皮肤的伤口而入侵人体,创伤弧菌即为一例。患上经食物传播疾病的人士,通常会出现腹痛、呕吐及腹泻等肠胃性症状,有时候也曾出现发烧等系统性症状。患上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时,健康人士一般会出现微症状,但部分较易染病人士,病情则会较为严重。

二、何为高危人士?

长者、婴幼儿、孕妇及免疫力较弱的人士均属于[高危人士] 。他们可能较易受某一种致病原感染,或者在感染后较易出现严重病情或并发症。

三、一般预防措施

①经常保持双手清洁,尤其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及如厕后。洗手时应以洗手液和清水清洁双手,搓手最少20秒,用水冲洗并擦干。如没有洗手设施,或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,亦可考虚使用含70至80%酒精搓手洁净双手。

②处理食物奉行食物安全五要点,即精明选择(选择安全的原材料)、保持清洁 (保持双手及用具清洁)、生熟分开 (分开生熟食物) 、煮熟食物(彻底煮熟食物)及安全温度 (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),可预防经食物传播的疾病。

③避免食用已摆放于室温数小时的熟食或即食的食物,剩菜应该尽快储存在摄氏四度或以下,并在再次进食前彻底翻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