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去疾病的情况,孩子的身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:

一是父母身高的遗传因素;

二是外界的环境因素。外界的环境因素是指孩子的营养状况、睡眠状况、运动状态、心理状况等。医学研究表明,一个人的身高70%~80%由遗传因素决定,而另外的20%~30%则由外界因素决定,如果套用句歌词来说,就是“七分天注定,三分靠打拼”。

千万不要小看了环境因素对身高这20%~30%的影响,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骨骼成熟前关注这些因素,并且尽最大可能去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(如充足的睡眠时间、均衡的膳食结构、科学的身体活动等),不仅可以使遗传因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,还能为孩子发掘出更大的长高潜能。

一般认为,环境因素可以使一个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,有接近5厘米或者更大的长高空间。

通过前面了解身高的决定因素,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:人为什么会长高?身体长高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?

人体长高的直接原因就是长骨的变长,而长骨变长则是通过生长板内软骨细胞的不断增殖、分化和钙化,使软骨变成正常坚硬钙化的骨头而逐渐累积实现的。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,只有不断地往上垒砖,房子才能盖得高。

这一过程也受到了很多内分泌激素的调控,比如说生长激素、甲状腺激素、糖皮质激素等。其中最重要的是生长激素,生长激素是由人体大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,它可以促进肝脏产生类胰岛素生长因子(IGF),间接地刺激长骨生长板的软骨细胞增殖,从而促进长骨不断地变长,换句话说,它是生长板软骨增长的加油器,也是孩子长高必不可少的推动力。

生长激素分泌的最高峰也发生在夜间22点到凌晨3点,要保障生长激素能够正常分泌,就要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长和正确的作息时间。而且,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引发生长迟缓或停滞等问题,但这并不意味着生长激素分泌得越多越好。在疾病的作用下,生长激素分泌过多,会引起骨骼的过度生长,使还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身材异常高大,俗称“巨婴症”。

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呢?

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身高进行连续测量然后与参考值做比较,来初步判断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是否正常。简单的评判标准是: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时,就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、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问题。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带孩子进一步检查生长激素和生长板的情况,避免因为没有及时发现问题,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