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慢病防控尤其需要引起格外关注!慢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,如心血管疾病,糖尿病,高血压,痛风,高血脂,慢阻肺等……慢病病程长,易反复。炎炎夏日,温度“爆表”,慢病防治需要格外关注,一起来看看应该怎么做~

夏季慢病防治总原则

1坚持用药,定期检测
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量,勿擅自停药或随意减药,以防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。

2关注身体,及时就医 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,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,以免耽误治疗。

3做好防暑降温工作

应尽量避免阳光暴晒,多到自然环境中去纳凉避暑,及时补充水分,减少不适感。

4清淡饮食,规律进餐
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宜,饭菜不宜过咸。家中应自备常用清热解暑药,常备绿豆汤等解暑消暑饮品。

5适当运动,保持心情愉悦
可以选择做一些中、轻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打太极拳等。此外,夏季心火旺盛,注意控制情绪,保持良好心情。

常见5大慢病防治

糖尿病

夏季炎热,食欲变化大,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不易控制,病情波动大,容易发生心血管病变。

预防小贴士:
①坚持监测血糖,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,不擅自停药或随意减药。
②饮食控制,目标为“二高”(高复合碳水化合物、高粗纤维),“四低”(低糖、低盐、低脂、低胆固醇),“一平”(蛋白质),“二忌”(忌烟酒)。
③餐后运动,就餐后休息二十分钟,然后外出快走,走30分钟左右。
④保护皮肤,预防蚊虫叮,避免引起皮肤感染或坏死。预防糖尿病足,尽量穿包头鞋,预防足部损伤。
⑤低温保存药物和器械,特别注意胰岛素在高温环境下易受损,甚至会失去药效。

高血压

夏季炎热,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寒冷的冬季偏低,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因此放松了警惕性,甚至有人自行减量或停用降压药。然而,间断性的服用药物会导致血压明显波动,患者的心肌梗死、脑梗死等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。

预防小贴士:

①坚持监测血压。警惕低血压,按医嘱服药,切勿自行减药、停药。

②限制钠、盐摄入,每天不超过6克,饮食清淡为宜,多吃蔬菜水果。

③注意避暑纳凉,空调温度不宜过低,饮食不要贪凉。

④夏季暑热,注意补充水分,保持规律作息。

⑤尽量保持运动,提高血管弹性。

高血脂

夏季出汗多却补水少,血液的粘稠度随之增高,导致血脂异常高发。而高血脂也是诱发脑梗塞等疾病的诱因之一,所以对于血脂的防护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
预防小贴士:

①戒烟限酒,饮食清淡,减少胆固醇摄入。

②及时补充水分,稀释血液,避免发生血管栓塞。

③注意防暑降温,空调温度避免与外界温差过大。

④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勿暴饮暴食。

⑤控制体重,适量运动不可少。

高尿酸

夏季痛风更易急性发作,精神紧张,过度疲劳,进食高嘌呤饮食,关节损伤,感染等都可能诱发。痛风起病急骤,出现关节痛,症状可在几小时内达到高峰,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呈暗红色,明显肿胀,局部发热,剧烈疼痛,关节活动受到限制。

预防小贴士:

①尽量少吹空调,开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,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。

②少喝鱼汤、鸡汤等,少吃海鲜、火锅,不喝啤酒。及时补充水分,加速尿酸排泄,降低尿酸水平。

③定期体检,及时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。

④注重劳逸结合,适度有氧运动。

呼吸系统疾病

夏天养好肺,秋冬少受罪。对于慢咳、哮喘、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,夏季是慢阻肺患者感觉最舒服的季节,也是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。

预防小贴士:

①戒烟,日常做好油烟防护、室外污染防护。有合并哮喘的患者,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
②坚持药物治疗,能够改善症状和预防复发。

③长期氧疗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,纠正低氧血症,减少并发症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决定。

④营养支持,宜选低碳水化合物、高蛋白饮食。

⑤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、锻炼强度和时间,循序渐进。